封建这个概念对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配资流程配资融券,但真要解释清楚它的具体含义,恐怕没几个人能说得明白。今天,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概念。 封建这个词其实由封邦和建国两部分组成。想象一下古代那个没有高铁、没有互联网的时代,天子要管理那么大的疆域简直难如登天。于是聪明的古人想出了个办法:把土地像切蛋糕一样分给诸侯们去管理。但问题又来了,诸侯们发现自己的地盘也太大管不过来,于是又继续往下分封给大夫们。 这样层层分封的结果就是,一块土地至少要经过两次转手才能到实际管理者手里。不过,这还只是封建制度的冰山一角。 更关键的是权力的分配方式。整个封建体系就像一座金字塔:最顶端是天子,往下依次是诸侯、大夫和士。这四大贵族阶层构成了国家的统治阶级,而平民和奴隶则处于被统治的地位。有趣的是,这种等级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竿子到底。 展开剩余51%在这个体系里,每个封君只需要对自己的直接上级负责。比如诸侯要效忠天子,但诸侯手下的大夫却不用直接听命于天子。这就像欧洲中世纪那句著名的话: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。这种独特的权力结构让封建制度显得格外特别。 最神奇的是,每个封君在自己的地盘上简直就是土皇帝,享有高度自治权。《诗经》里说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听起来好像天下都是天子的,但实际上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只有王畿那一小块地方。就连这块地方里,还有不少小封君经常不买天子的账。 至于那些所谓的王臣——也就是各路诸侯,他们对天子的义务少得可怜:定期进贡点土特产,打仗时出点兵。更逗的是,天子收了贡品还得回礼。随着周王室日渐式微,连这点表面功夫后来都懒得做了。 总结一下,要真正理解封建制度,得抓住两个关键:一是土地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分封,二是权力像接力棒一样逐级传递。王室、诸侯、大夫和士之间是单线联系,不存在越级管理这回事。 发布于:天津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