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3-丁二酮是具有多种反应性的有机酮试剂,除了可以被还原成为二醇[1]、与伯胺反应生成亚胺[2]、亲核加成[3]等酮的典型反应以外,基于其邻二酮结构的性质和高反应活性,在杂环合成反应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 在四氯化钛的存在下,2.3-丁二酮与丙二酸发生环化反应可生成 3-羧基-4.5-二甲基-5.羟基-呋喃-2(5H)-酮。此化合物是合成天然产物Eudesmane和Elemane Sesquiterpenes的重要前体[4]。 邻二酮化合物是构建多原子杂环的重要原料。在盐酸的存在下,2.3-丁二酮与肼基甲酸乙酯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亚胺衍生物。然后,再与SOCl2发生环化反应高产率地生成双(1,2.3-噻二唑)[5]。 在杂多酸的存在下,2.3-丁二酮在室温与尿素发生缩合反应,定量地生成甘脲衍生物[6]。 在微波条件下,2.3-丁二酮与乙醛和醋酸铵(氮源)在乙酸中反应生成 2,4,5-三甲基咪唑。该产物可简单地进一步转化为天然产Ⓐ鑄醃又掟淦 Lepidiline B[7]。 展开剩余70%在微波条件下,2.3-丁二酮、酰胺、水合肼三者可以在叔丁醇钠的作用下发生环化反应则生成1,2,4-三嗪衍生物[8]。 在碱或酸的存在下,2.3-丁二酮容易发生二聚或三聚等反应,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低聚物的结构也不同。例如:该试剂在 NaOH处理过的粉末玻璃中放置数天后,可选择性地分离得到并双氧杂五元环化合物[9]。 在低温和浓盐酸存在下,该试剂发生的三聚反应则以较高的产率生成复杂的氧杂多环化合物[10]。 文中涉及文献: [1] Kitamura, M.; Ohkuma, T., noue, S., et al. Ohta, T.; Takaya.H.; Noycri, R. J. Am. Chem. Soc.1988, 110, 629. [2] Prasad,R.N;Parihar,D.S. Monatsh. Chem.1991,122,683. [3] Lee,P.H; Seomoon, D.; Lee, K. Bull. Korean Chem. Soc.2001,22,1380. [4] Schultz,A.G.; Godfrey, J.D. J. Org. Chem.1976, 41, 3494 [5] Cerrada,E.; Laguna, M; Lardies, N. Eur. J. Inorg. Chem. 2009,137. [6] Rezaei-Seresht,E., Tayebee,R.J. Chem. Pharm. Res. 2011,3,103. [7] Wolkenberg,S.E.; Wisnoski, D.D.; Leister, W. H; et al. Org. Lett. 2004, 6, 1453. [8] Phucho,T.; Nongpiur, A.; Tumtin, S.; et al. ARKIVOC, 2008(xv),79. [9] Yankeelov, J.A., Jr.; Mitchell, C. D.; Crawford, T. H. J. Am. Chem. Soc. 1968, 90.1664. [10] Alexandropouiou, I.; Crabb,T.A., Patel, A. V.; Hudec, J. Tetrahedron 1999, 55,5867. [华瑞茂,清华大学化学系;HRM] 资料整理自:清华大学胡跃飞老师主编 《现代有机合成试剂》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 有机合成大菜籽 一线有机合成工作者💀专注于合成化学领域🥼分享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合成经验技巧⚖️助力年轻人少走弯路💡 534篇原创内容新用户免费体验配资 发布于:广东省 |